<tr id="1q616"></tr>

<track id="1q616"></track>
  • <pre id="1q616"><label id="1q616"><menu id="1q616"></menu></label></pre>
    <td id="1q616"><option id="1q616"></option></td>
    新聞中心
    網站首頁>新聞中心>媒體聚焦

    銅陵研學 千年文化煥青春

         去紅色土地上一堂黨史教育課、去航天發射中心看一場火箭發射、去太白山上體驗《本草綱目》的精髓……近年來研學游涌現出多種新主題、新玩法。如何開發出具有更深內涵、更高層次、更廣維度的研學游產品,讓孩子們研有所值、學有所思、旅有所樂、行有所獲?安徽省銅陵市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與皖南山區一脈相連的江濱城市銅陵,延續千年、爐火不熄的青銅文化,資源豐富、系統龐大,能夠滿足研學需求,也是安徽文化旅游的寶藏資源。近年來,銅陵市堅持文旅融合,以銅文化為主要抓手,形成從銅遺址、銅開采、銅冶煉、銅產品生產、銅產品展示到銅文化演藝一條完整的銅文化研學旅游主線路。

     工業文明的傳承 銅陵,因銅得名,因銅而興,與銅共生三千余年?!盃t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边@是李白千年的吟唱。行走在全國最大的銅文化主題博物館,靜立的古銅展示著它的輝煌;流連于銅官山下懷古,聽歷史講述著始于商周時期綿延至今的中國銅文化。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銅工業基地,中國銅業從此開啟現代化進程,從“中國古銅都”走向“智造新銅都”。

     鳳凰涅槃,積極轉型。新時代的銅陵牢固樹立“發展為要、項目為王、實干為先”的發展理念,從中國銅業第一股上市、全國有色金屬基地、國家級電子材料產業基地,到銅陵循環工業園落成,都生動記錄著一座資源型城市轉型的軌跡,也記錄著以銅為脊梁的新型文明城市。這些新舊交融的城市文化資源,都成為研學游這盤大菜的精美主料。

     走進“銅官山1978”文創園,遇到紛紛游客。得知曾經的生活場地變成了如今的文創園,吳曉光老兩口特意過來追憶崢嶸往昔??粗T口的老水井,屋內的家居擺設,還有當年心心念念卻沒買得起的縫紉機。老兩口不禁感嘆,幾十年就這般過去?!拔沂?968年到銅陵來的,原來住在這里的老房子。那時候條件差,但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用青春和熱血創造了銅陵發展的一個個奇跡?!眳菚怨饧拥卣f。

     “銅官山1978”文創園是銅陵首個保護20世紀六七十年代銅陵礦工民居遺址的文創項目,將滿載歷史滄桑的礦工生活遺存轉化為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實現工業遺存和老舊物件的保護與再生,留存銅陵城市記憶,留住新中國銅工業搖籃的記憶。

     “銅的使用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銅文化是這片土地的根基和標志。近年來,我們立足銅文化,拓展銅文化旅游、銅文化研學,打造了銅博物館、‘銅官山1978’文創園、銅官府創意產業園、北斗銅街等一批銅文化主題產品,開發了‘認識銅、尋找銅、使用銅、銅傳承’相關研學課程,形成了從銅開采、銅產品展示到銅文化演藝一條完整的研學旅游線路。在這里,人們可以深層次解讀銅文化的古往今來,沉浸式體驗中華文化的傳承之美和豐富內涵?!便~陵市委書記丁純介紹。

     研學中熱愛自然 除了銅文化,地處長江之濱的銅陵,也著重挖掘長江自然生態文化,融入研學產品體系。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是其中的代表。保護區位于鐵板洲與和悅洲之間的夾江。1985年原國家環保局為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鰭豚決定建立白鰭豚養護場,1994年通過國家正式驗收,這里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條件對白鰭豚、江豚進行遷地保護的場所。

     長江江豚俗稱江豬,它是哺乳水生動物,目前,長江江豚存世數量大約1000多頭,被稱為水中熊貓,約半數分布在洞庭湖和鄱陽湖。每逢天氣發生變化時,江豚會頻繁地躍出水面向人類示警,因此被人類親切地稱為“義務氣象預報員”。

     如今,很多學生來到保護區。保護區管理局的專業人員會為學生們開講生動的江豚知識科普課,啟發培養學生保護江豚、保護長江的意識。同時,互動廳里的體感游戲、與江豚合影等創意項目也吸引了學生們的參與。

     前不久,保護區與銅陵市第三中學牽手建立了校外輔導員關系,保護區科研人員定期為三中學生舉辦“水生生物科普”講座,傳授生態科普知識,并指導學生寫作科普論文。保護區還為東南大學、江蘇揚州大學“綠色環?!毕牧顮I活動的大學生們提供實踐機會,引領他們參觀珍稀水生野生動物標本,并讓學生親手喂養長江江豚,讓他們真正地了解自然、親近自然、熱愛自然。

     以文促旅 文旅聯動 在丁純看來,研學旅游是學與行的完美結合,是學與思的更高境界,更是詩和遠方的美上加美。因此要構建豐富的研學產品體系,才能讓研學真正在銅陵扎根,持續不斷地吸引游客?!拔覀兿M麡嫿ㄒ晕拇俾?、以旅彰文、文旅聯動的發展格局,打造更有特色、更富內涵、更具人氣的系列研學旅游產品?!倍〖冋f。

     銅陵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徐常寧介紹,銅陵正與安徽環球文旅集團開展合作,以銅研學為核心,研發“認識銅、尋找銅、使用銅、銅傳承”相關研學主題,讓銅文化研學“活起來”。根據不同學齡段學生,推出了“研學旅行,寓教于樂”研學課程體系,開發了《千姿百態銅工藝》《銅與生活》《神秘圖騰:銅的紋飾》《穿越銅官山:礦工的故事》《地質科考:巖石里的秘密》《濕地生態調研與江豚守護計劃》等13個精品特色研學課程,形成8條研學示范線路。

     比如《神秘圖騰:銅的紋飾》課程,以神秘的羊皮卷銅紋飾為線索,引導學生穿越銅陵博物館,以神秘的羊皮卷銅紋飾為線索,引導學生穿越銅陵博物館,尋找銅紋飾背后的歷史文化內涵,并匹配銅知識游戲卡、闖關任務卡、蓋章游戲道具等研學教具,強化學與行、學與思的結合,豐富學生研學旅游體驗。與此同時,銅陵還將研學旅游拓展到全年齡段,推出“親子同游,陪伴成長”“解壓團建,凝聚力量”等主題研學旅游課程,構建起生態、文化與研學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銅陵模式”。

     此外,銅陵依托旅游景區地質、古鎮、人文等資源,開發研學旅游產品,打造研學旅游品牌,目前,銅陵擁有永泉研學旅行基地、數字銅博物館、“銅官山1978”文創園等一批省級研學旅游示范基地,形成包括工業研學、濕地研學、農業研學、文化研學、生態研學、紅色研學的類型多樣、錯位發展的研學旅游產品體系。

     巍峨青山繞 浩浩江水流 銅陵記錄著歷史與文化的一脈相承,長江見證著一座城市的崛起與繁榮。千年傳承,將從銅陵研學旅游開始?!拔覀兿M絹碓蕉嗟呐笥堰M一步了解銅陵的青銅文化、長江文化,共享青山綠水,共話合作發展?!倍〖冋f。



    Copyright © 銅陵市文化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皖ICP備16007608號-1    技術支持:辰光網絡
    您是第 9667 位訪客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exec() has been disabled for security reasons

    Filename: views/dc5ef6110a7cd457d835d73ff54cf3ae.cache.php

    Line Number: 36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exec() has been disabled for security reasons

    Filename: views/dc5ef6110a7cd457d835d73ff54cf3ae.cache.php

    Line Number: 37

    當前有1人在線
    電話:0562-7111678
    地址:銅陵市木魚山大道與銅井路交叉口(市總工會大樓七樓)
    郵編:244000
    加文投為微信好友
    a视频在线观看

    <tr id="1q616"></tr>

    <track id="1q616"></track>
  • <pre id="1q616"><label id="1q616"><menu id="1q616"></menu></label></pre>
    <td id="1q616"><option id="1q616"></option></td>